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原料,最近两年,国内碳酸锂市场可谓一片惨淡,价格持续下跌。
碳酸锂市场下跌,主要受供求关系影响,需求端方面,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,终端车企削减了相关电池订单,进而导致碳酸锂市场的低迷。供应端方面,过去碳酸锂市场火爆时,很多小企业上马产能,造成产能集中释放。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连日走访天齐锂业(002466,SZ)射洪、铜梁基地获悉,目前碳酸锂价格已接近很多生产商的盈亏成本线。若碳酸锂价格再下跌,很多中小生产商面临“洗牌”。
在业内看来,碳酸锂的价格目前很难继续下跌。一方面市场既有的需求还在,另一方面,碳酸锂价格受锂精矿价格成本支撑。对于天齐锂业这类头部企业来讲,因为主要是长单,市场短期波动影响较小。
较高峰期跌去7成
曾经风光无限的碳酸锂不再是市场“宠儿”。
百川资讯显示,电池级碳酸锂7月价格维持在6万~7万元/吨,这基本是2016年以来的低位。
2015年,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启动涨势,最高一度接近20万元/吨。而从2018年2月开始,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就触顶下跌。电池级碳酸锂“高位下摔”的过程已持续了一年多。
供过于求是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。从需求端来看,新能源产业下游市场,电动汽车对电池的需求疲软。“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叠加传统燃油车大幅降价促销。”真锂研究创始人墨柯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,受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影响,很多车企削减了下半年的电池订单。碳酸锂用于电池正极材料,电池企业就减少了对碳酸锂的需求。
事实上,动力电池产量也在下降。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,6月动力电池总产量为6.4GWh,环比下降36%。
而供给方面,碳酸锂整体的产能放量是主要原因,此前价格较高,吸引众多锂加工企业快速上马建设生产线,扩张碳酸锂产能。
“2015年下半年,基础锂盐、碳酸锂、氢氧化锂价格一路攀升。作为一个行业来讲,长期保持超额利润,是不寻常的。公司以及很多企业在这时扩充产能,整个市场的供应量就上去了。”7月17日,天齐锂业射洪基地总经理刘卫东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。
产业链本身有传导效应,下游电池需求释放带动碳酸锂市场,碳酸锂价格上升又拉动基础锂盐上涨,进而再拉动更上游的锂精矿、原矿上涨。价格上涨增加利润,这进一步刺激产业链的各环节扩张产能。锂的扩产周期一般是3年,锂资源的产能扩张也埋下如今供给过剩的种子。
现在,上游锂精矿、盐湖提锂的扩产动作仍然不小,包括国外西澳锂精矿投产、国内亚洲最大甲基卡矿山复产、低成本盐湖提锂放量。西澳除泰利森之外,又有BaldHill等矿山锂精矿放量;今年6月,融捷股份(002192,SZ)旗下的康定甲基卡锂辉石矿采选项目复产,力争在明年底生产精矿20万吨;有机构预测,保守预计2020年国内盐湖产量4万吨。
业内:价格将企稳
在业内人士看来,即便市场供给在放量,价格阴跌不止,对未来的碳酸锂市场依然保持相对乐观。因为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仍是大趋势,目前处于政策驱动转向消费驱动的过程。
“现状上来看,汽车产量在下降,数据在下降。工信部对于所有新能源汽车预测的产量还是在往上走的,这是完完全全的销售数字。”一业内人士表示。
更重要的是,碳酸锂、基础锂盐的边际价格受成本支撑。碳酸锂的细分市场存在结构性需求,即高端高密电池仍然需要品位更高、杂质更少的碳酸锂。相较于盐湖卤水提锂,锂辉石的高品位具有资源禀赋优势。高品位锂辉石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和国内甲基卡。
有业内人士曾对记者表示,进口锂精矿的成本价为600多美元/吨。“碳酸锂价格目前基本上就是谷底,因为有成本支撑的因素。”墨柯表示。另一名碳酸锂生产商也表达了类似观点。
另一原因是高成本锂精矿产能的“出清”。即便都为锂精矿,但不同的原矿品位决定了生产成本的高低。泰利森锂精矿的含锂量在6%出头,原矿品位在2%,国际上最高。一般的锂精矿含锂量则在5%左右,原矿品味则在1.5%左右。原矿品位的这一差别将影响中游企业的加工成本。
“矿石的品味较低,生产一吨锂精矿的原矿处理量近乎翻番,磨矿选矿的成本会大幅增加。其次,一些锂矿的杂质元素相对较高,会带来能耗增加。生产成本这一块有所增加的话,即便省去中间的物流成本,总体而言就不能体现成本优势。”刘卫东表示,按照目前碳酸锂价格,一些高成本生产企业便接近盈亏成本线。若碳酸锂价格迎来最后一跌,高成本企业唯有亏本销售,行业内的“洗牌”将无可避免,“洗牌的结果就是让供需关系决定了价格处于正常的利润水平。”
目前,碳酸锂市场符合一般的经济周期,谁的生产成本更低,现金流折现的金额更快,存货周转效率更快,谁就能熬过产业的低迷期。有业内人士表示,这一低迷期最担心的就是存货积压。
上一篇:下半年聚烯烃市场谨慎乐观